【嘉義】阿里山達邦部落天然好味道,有機深度味覺旅行 ,為你宅配送到家
想到阿里山,除了迎接雲海跟清晨第一道曙光外,最讓人念念不忘的大概就是來自部落的好味道,吃過一次鄒族部落的料理之後,彷彿心淌上空缺了一個位置,墜落在無底的神祕味覺深淵,那滋味,平地沒有,那滋味,遠方沒有,一定非要千里迢迢來到此才能得償所望。
如此奇妙滋味,來自阿里山達邦部落裡《鄒風館部落餐廳》,將阿里山的原生食材製作森林餐點,受到許多遊客的好評,部落裡有七家農民透過「阿里山達邦村原住民部落創生計畫」輔導,通過愛玉與竹筍的有機認證,可以通過阿里山原住民農林生產合作社(https://www.17ibulo.com/)採購,未來也會發展網購平台,讓你在家一秒變森林。
到底達邦部落有什麼好的有機食材呢?
受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所辦理的活動,介紹的食材來源是阿里山的達邦部落,位在阿里山區中途,海拔高達900公尺,從嘉義市區往阿里山方向開約一個多鐘頭, 目前是鄒族在阿里山最大的部落群,仍保留許多傳統習俗跟文化傳承, 蜿蜒的山路聚集了不少鄒族部落,整個山頭種滿了各式的竹子,包括箭竹、桂竹、孟宗竹、麻竹、石篙竹等,所產出的轎篙筍、冬筍都是赫赫有名,若是來此千萬別錯過高山竹筍料理。山區也盛產高冷蔬菜,在餐廳也有新鮮的蔬菜販售,此處販售的大碗豆以及高麗菜、南瓜都比平地的清脆跟甜嫩,還有製作哇沙米的原料–山葵,也是這裡的特色農產之一。
![]() |
▲《鄒風館部落餐廳》也提供高山蔬菜 |
▲ 高麗菜大顆豐厚飽滿 |
鄒族野生愛玉比你想的不簡單
![]() |
▲ 愛玉從野山到曬乾成為乾燥愛玉子,最後洗出來的愛玉凍 |
除此之外,達邦部落所產的野山愛玉更是許多老饕心頭好,去年部落鄒年慶還舉辦達邦愛玉季,顯示部落人對於野生愛玉的喜好。愛玉是台灣的特有種,長相大小與土芒果差不多,通常附生於十幾層樓高的原始巨木上,許多人會誤認為愛玉是一棵樹,事實上是錯誤的,愛玉是桑科榕屬爬籐植物,基本上依附的樹多高,它就長多高。
愛玉還分公的跟母的,通常食用的都是母愛玉,公愛玉則裡面會長蟲,比螞蟻還小的榕小蜂會進入公愛玉果內產卵寄生,母愛玉是3月底發腋芽,6月中結小果,10月中旬到隔年2月間成熟。
所以每年成熟期,族人就會派出高猛的愛玉爬樹好手,帶著高蹺的鐮刀往各山林間徘徊穿梭,鄰長說,每年都會有人從高聳的巨木上掉下來,這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能,必須具備有眼力,還有十足體力,所以就不讓我們這些平地來的人體驗。
如同芒果般愛玉在採收後,就會進行削皮、曬乾或烘乾,其中需要約十天的時間,曬乾成型的乾燥愛玉子則就會賣給商家,每15公克就可以製作成1公升左右的愛玉果凍,目前野山愛玉的價格也飆高不下,若真的看過用生命冒險的採收過程,這價格絕對是萬分值得。
因應現代人簡便需求,日前研發出《直立式愛玉凍飲》,讓饕客可以隨時方便享用最原味的愛玉凍飲,裡面還添加加上少許的阿里山上森林蜂蜜、黑糖等帶出愛玉天然風味,未來也會提供線上訂購。
▲ 路邊的野生愛玉 |
![]() |
▲ 野生愛玉如同青芒果大小,採時會有乳白色黏液沾手 |
![]() |
▲ 愛玉依附樹木而生,需要獵人攀爬採集,採集完成之後就會立刻削皮 |
![]() |
▲ 削皮完成之後就會進行曬乾,然後反覆約10天,最後乾燥的愛玉子可以製作愛玉 |
![]() |
▲ 通過水洗之後,放置半小時就會變成膠質豐富的愛玉 |
▲ 部落推出的創意產品,直立式愛玉凍飲,方便飲用以及攜帶。 |
愛上鄒族好味道
為了推廣鄒族部落文化,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到「吃」,《鄒風館部落餐廳》特別研發了各式的部落美味,透過新的調味手法,以及結合鄒族的文化歷史,做出一道道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佳餚。▲ 來品嘗頭目迎賓料理 |
▲ 可以夾在餐廳特殊的竹盤裡,特別有風味 |
這次我們品嘗了《鄒風館部落餐廳》特別料理,以下分別介紹:
■ 獵人包
▲ 小米跟糯米蒸製而成的獵人包 |
來達邦就一定要來必嘗獵人包,過去鄒族部落的勇士們要出門狩獵時,都會攜帶獵人包來補給營養,也就是便當,現在則是將其形狀改良,成為適合觀光飲食的一道佳餚。
主要是用小米跟糯米用葉子包裹去蒸熟,裡面還有放絞肉末跟芋頭,吃起來Q彈鬆軟,唇齒間肉末味道四溢,芋頭被蒸軟時,仍帶有嚼勁,一口接著一口,彷彿停不下來的節奏,好吃到讓人流淚。
![]() |
▲ 會放上小米、糯米跟紫米,中間會有芋頭 |
![]() |
▲ 左邊是肉末,右邊是混合著小米、糯米跟紫米 |
![]() |
▲ 最後蒸熟的獵人包以及拆封後的模樣 |
■ 醬筍燒鯝魚
阿里山上的達娜伊谷溪,溪水裡有俗稱「苦花」的鯝魚,數量豐富,過去常有外人到溪谷毒魚、電魚,造成當地飲水不安全,也危及生態,後來則展開了保育計畫,讓山林溪水不在受到荼害,目前還成立了「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資訊提醒:高身鯝魚才是保育類,當天食用的是另一個品種
桌上佳餚的鯝魚,一樣重現過去部落的餐桌美味,鯝魚肉質細膩,利用紅燒方式燉煮,從魚頭到腳都酥軟入味,彷彿一入舌尖就輕易融化,味道鮮甜而沒有土味。
▲ 鯝魚料理 |
▲ 鯝魚料理 |
■ 轎篙筍炊飯
轎篙筍又名石篙竹,主要生長在高海拔的山上,每年4、6月為主要採收期,因筍殼厚實較少蟲害,無需噴灑農藥,農民皆採取自然野放的方式種植,嘉義的轎篙筍則產在石棹、奮起湖、達邦和豐山等地。轎篙筍跟桂竹筍長得很接近,但還是有些許不同,轎篙筍外型瘦長、中空有節,肉質肥厚但纖維柔軟,並含有豐富的鈣質,吃起來口感扎實獨特。通常都是用於清炒或燉煮,鄒族大廚則是加入至米飯中,讓綿密的炊飯中可以吃到筍香,兼顧營養與美味。
通過計畫輔導,日前也開發出「轎篙筍五目炊飯調理包」,以阿里山轎篙筍為主,加入如胡蘿蔔、黑木耳、香菇與雪白菇等其他配料,在調味方式則以醬油、味醂等做簡單提味而成,只需要加熱就可以一秒變成阿里山。
![]() |
▲ 轎篙筍炊飯 |
▲ 可以看到扎實的轎篙筍,並聞的到筍香 |
■ 烤放山雞與山胡椒香腸
阿里山好山好水,養出來的放山雞也是肉質豐厚,全隻火烤,展現整整個部落美食的霸氣,上面灑滿整個蔥花,配上胡椒,入舌之後,感受到皮薄,肉汁渾厚,烤出來不乾澀,非常喜歡。馬告為原住民族傳統食材,又名山胡椒,可以常在山街邊看到,事實上馬告也是很珍貴的食材,長在深山的馬告非常仰賴人工採集,多半由熟門熟路的原住民在尋找採集,將其枝條砍下後,最後蒐集一粒粒「黑珍珠」,就是馬告。
混著馬告的山豬肉香腸會散發獨特的香氣,混合著檸檬跟香茅味道,讓人味覺嗅覺都是一種感動。
▲ 山胡椒香腸 (又稱馬告香腸) |
▲ 豐盛的頭目擺宴 |
▲ 烤放山雞 |
■ 山泉愛玉豆腐
山泉愛玉豆腐這道料理,大概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豆腐之一,將野生愛玉跟豆腐結合,兩個完全不搭嘎的物品結合,分開都可以做甜食,結果混做鹹食,嘗起來Q彈,不粉,特別喜歡。▲ 山泉愛玉豆腐 |
■ 梅香咖啡地瓜
如果讓我評鑑所有料理的極致,我大概毫不猶豫地投給這道不起眼的料理,問了主廚這道料理是什麼,答案是地瓜,但吃起來一點都不像平地的地瓜,口感接近芋頭的嚼勁,但並沒有芋頭的味道,利用咖啡醬燉煮卻有梅子的香甜味,整個讓我驚為天人,一口接一口,很想打包帶走。▲咖啡醬汁地瓜 |
■ 油炸栗子南瓜、炒高麗菜、大夾碗豆、椴木香菇與野菜煎蛋
整個主餐以外還配上許多高山時蔬,像是清炒高山高麗菜與大夾碗豆,大夾碗豆是阿里山的高山特有種,豆莢有成人的手掌那麼長,莢質脆嫩清甜,吃起來比起平地碗豆更加清脆。阿里山區無論緯度跟高度以及林密,很適合種植香菇,其中森林中所產生的椴木香菇常運用在餐桌上,鮮甜的香菇加上簡單料理入味,就是一道讓人流連忘返的人間美味。
另外我最推的就是這個油炸栗子南瓜,沾上輕薄的麵衣下去油炸,從油鍋起身之後無論外皮到內裡,顏色豐厚飽滿,吃起去綿密滑順,南瓜香味溢滿唇舌,好吃到讓人幸福感十足。
野菜煎蛋也是這裡的特色招牌,利用不同的野菜與蛋液煎煮,外脆內軟,口口都有野菜的芬芳。
旁邊還有竹林道可以散步,距離特富野部落也很近,冬日來則可以常常看到雲海,遠方可以遙望玉山,適合親子與家人一起同行,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20號
營業時間:10:00-20:00(周二公休)
電話 :0938 867 380
▲ 豐盛的美食拼盤,放在麻竹製成的盆器裡 |
▲ 炸栗子南瓜非常的香嫩酥滑 |
▲ 炒椴木香菇 |
▲ 清炒高山蔬菜 |
▲ 清炒高山蔬菜 |
▲ 清炒大夾碗豆 |
▲ 野菜煎蛋 |
■ 直立式愛玉飲
到達邦部落最不能錯過的美味就是享用在地品質優良的野生愛玉,口碑更勝平地愛玉,不過一碗愛玉不稀奇,鄒風館的主廚為了讓大家更方便攜帶飲用,則是將野生愛玉放入直立式包裝中,用一口吸的方式就可以品嘗野山愛玉,透明的愛玉咕嚕咕嚕從嘴巴到喉間,有種像是坐雲霄飛車的感覺,非嚐不可的在地美味。▲ 直立式愛玉飲 |
來趟阿里山深度的味覺旅行,感受山林步道的芬多精
順著蜿蜒的路途來到阿里山的達邦部落,從不同的料理角度嘗盡部落美食,旅行有時候有很多種意義,美食旅行總是特別讓人嚮往跟期待。相信介紹到這邊,許多人都已經迫不及待在周休二日來趟深度的鄒族味覺之旅,除此之外,鄒風館部落旁邊還有達邦鄒竹自然與文化中心,可以深入了解鄒族的歷史文化。旁邊還有竹林道可以散步,距離特富野部落也很近,冬日來則可以常常看到雲海,遠方可以遙望玉山,適合親子與家人一起同行,
▲ 從達邦部落遠望阿里山風景 |
▲ 舊部落日式宿舍 |
▲ 達邦國小 |
▲ 達邦部落旁的竹林步道 |
餐館資訊
鄒風館部落餐廳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20號
營業時間:10:00-20:00(周二公休)
電話 :0938 867 380
相關資訊
【嘉義】鄒遊達邦部落半日遊提案:嚐頭目美食,愛玉體驗,鄒族文化// 關於雪兒
心懷自由的流浪者,相信孤單也是美好 Instagram : chertravel
2021作品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_ https://reurl.cc/4yEqzV
2022新書 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_ https://reurl.cc/b2oArl
0 comments
即時留言可以至FB粉絲頁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