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解碼基隆西岸碼頭 -找回消失的百年記憶

by - 8月 26, 2020


基隆,去過了千百回,穿越過萬家燈籠下的廟口小吃,在和平島上吹著徐徐海風,港口貨櫃總是繁忙的起起落落,熱鬧的總在港口跟東岸沿線,許多人都遺忘了港口西岸的風景,還有塵封在古蹟下的百年歷史,一個偶然,語雨文化工作室的Mike則帶我聽時光,說古蹟,從白米甕看西岸的起始原點。

基隆在地人Mike說,多數來基隆觀光都忘記港口西岸,總覺得西岸就是硬梆梆的貨櫃碼頭,沒什麼好來,但住在西岸的他,想以「來!西米路」讓更多人能深入基隆不同的景點,以歷史的角度,以燈塔白米甕為起始點,重新詮釋西岸的往日今時風華。

建議路線

火車站→和平里防空洞與基隆築港殉職者紀念碑→仙洞巖與佛手洞→白米甕砲台與基隆燈塔美景 → 西岸廣東咖哩麵

和平里防空洞與基隆築港殉職者紀念碑

沿著山坡,可以看到一整排西岸沿著山壁鑿出大小不均的防空洞,就在和平里的入口處,張貼一張告示牌,上面寫著「根據基隆年鑑60年的紀錄,共有682個防空洞,應是全台最多。」代表基隆曾經壯烈的戰事及軍事地位,就在山壁往上則佇立著「基隆築港殉職者紀念碑」,不過碑下並無屍骨,是為了紀念西元1899年開始築港以來,死歿殉職的築港人員而建造,不過遠看紀念碑,到真的很像冏樣人的逗趣模樣。


基隆早期觀光景點-仙洞巖與佛手洞

「小時候這裡假日就是滿滿的人潮,總有著人手拉著手來到這裡,這裡是基隆人在地的景點跟回憶。」Mike回憶說道,事實上仙洞巖與佛手洞是天然的海蝕洞,前人就在洞穴裡開寺建廟,沿著主壁的洞穴上擺放著佛像與雕刻,最特色的大概就是側邊有一個彎曲狹長的蛇道,在夾壁中時蹲時站前近,走約80公尺後豁然開朗,彷彿像是電影場景古墓奇兵。

仙洞巖旁邊則是較大的海蝕洞,往裡走可以看見石壁上方,清晰可見的手掌具象,不過隨著歲月斑駁,目前已經只有四掌,Mike說曾經佛手洞與仙洞巖是互通,可惜一場地震就沒有,附近還有石梯可以到聖安宮與仙洞公園,可以眺望基隆港清晰的模樣。

 ▲ 仙洞巖入口

▲ 仙洞巖內的佛塔

▲ 仙洞巖層層堆疊的佛塔

▲ 仙洞巖左側神秘小徑

▲ 仙洞巖小徑80公尺

▲ 佛手洞入口 及中間
▲ 左圖: 海潮石切洞 右圖: 佛手印

白米甕砲台與基隆燈塔美景

順著西岸的小路往上繞,就能來到西岸的另外一邊,天台上有以石頭砌成的座座砲台,稱座白米甕砲台,別名荷蘭城,相傳西班牙人、荷蘭人曾於此建城堡,礮台的創建年代在清法戰爭時建立,目前只剩下遺跡,不見砲身,假日是許多情人約會獲攜老扶幼玩耍看海的好去處。

▲ 白米甕砲台

下方則是IG打卡秘境的基隆燈塔,於西元1900年建造,早期不開放民眾進入,現在沿線設置步道,往上走已經有全新的親海展台,可以遠望基隆港口與基隆嶼,欣賞海天一線的景致。


▲ 基隆燈塔

西岸港口沿路的廣東咖哩麵是在地才有的老滋味


西岸的街坊不像廟口市區集中繁華,Mike則推薦了這裡的西岸炒麵,他說這味道是其他地方沒有,麵身是滑溜順口烏龍麵,下去大火帶炒牛肉、羊肉、豬肉或是魷魚,特色就是加上一池濃郁的咖哩粉,沿著路邊就三家連在一起,做了一輩子的碼頭工人伙食,至今仍然飄香。

跟著在地人的腳步,走訪基隆西岸百年風景,彷彿回到過去大航海時代,荷蘭築城、日法戰爭、明鄭時期以及到如今觀光商業兼具的港口,找回過去的記憶,才能往土地裡扎下深思的根。

▶ 地址:203基隆市中山區復旦路7號

交通規劃路線


建議騎自行車或是租摩托過來,因為西岸這邊交通不方便,山區會車會很緊張,或著可以停車在碼頭旁邊。

相關連結

【基隆】解碼基隆西岸碼頭 -找回消失的百年記憶
【基隆】基隆,百年遺跡,聽時光,說古蹟給你聽活動資訊及報名方式
【基隆】來趟基隆創意小旅行,聽時光說古蹟,四種活動體驗探索西岸碼頭開始報名
【基隆】2020來去基隆西岸,藝術創作與實境解謎串聯歷史的真相

// 關於雪兒

心懷自由的流浪者,相信孤單也是美好 Instagram : chertravel

2021作品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_ https://reurl.cc/4yEqzV

2022新書 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_ https://reurl.cc/b2oArl

You May Also Like

0 comments

即時留言可以至FB粉絲頁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