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離職,是自己的選擇,跟誰都沒有關係

by - 6月 28, 2020

面對不適任的職場,每個人都想找解脫的理由

日前我辦了好幾場文字星球的旅行,講述這五年來自己如何從一個素人部落客變成一個自由文字工作者,靠什麼樣的工作來養活自己還可以去世界七大洲旅行,其中結束的一場,有個聽眾來跟我說「我對離職很困擾,所以想來聽聽講座。」

畢竟講題跟離職沒有直接關聯,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聽眾想要離職的衝動,或許每個人面對不適任的職場都有一種想要找尋「解脫」的時機,我也告訴他,我的確過去是因為職場遇到無法跨越的瓶頸才走上了自由作家者條路。

30歲離職去打工度假,內心煎熬了快一年之久

事實上我有好幾次離職的經驗,但最經典大概是30歲那年決定離職去紐西蘭跟澳洲打工度假,那時候同間公司已經待了快六年之久,我也已經晉升了主管職位,帶領一個小團隊工作,薪水還算過得去,不過就覺得此時不去追夢,此生大概就沒有機會,於是下定決心要把工作放一邊,到國外打工度假一年。

從決定到出發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內心小宇宙演練無數次「該怎麼跟爸媽說」、「該怎麼跟老闆說」、「該怎麼跟同事說」不同說詞,打工度假明明是我個人的決定,卻好像要讓許多人失望。

記得跟父母說過「我不會再隨便離職,讓你們擔心。」
記得跟老闆說過「我會好好珍惜老闆你給的機會,為公司打拼。」
記得跟同事說過「我們要一起努力,創造更好的業績跟老闆爭取加薪。」
記得跟男朋友說過「賺的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彼此的未來身上。」
記得跟自己說過「不要再過著不切實際的妄想,好好踏實工作賺錢才是真。」

離職,就是背棄了承諾,而人,最糟糕的事就是「不信守承諾」

身邊的許多人都認為妳去旅行是為了逃避現實,而且放棄工作去旅行根本就是腦殘的行為,你應該要想辦法「創造」工作價值,「堅守」核心理念、「改變」自己,不是職場環境不好,是你不懂調適自己,不是主管太苛責,是你無法承受壓力。

不過想想為什麼30歲想去打工度假,實在就只是想圓一個遠行的夢,而且自己也明白職場已經努力這麼多年,妳能改變自己,退讓自己,委屈自己,但就是不想失去自己。

人為什麼不敢離職,絕對不是因為對於誰的承諾,而是懷疑自己的能力,更害怕離職後沒有更好的位置。

離職,是自己的選擇,跟誰都沒有關係

在國外旅行生活一年的時間,接觸各國的人事物之後,發現台灣的職場太重「人情味」,什麼都要用人情來壓妳,什麼都要用人情來辦事,彷彿妳升官加爵都是因為主管提拔,彷彿妳業績沒到都是因為老闆願意給你機會,但是在國外就沒這回事,按照規則工作,按照規則離職,沒有誰欠誰的問題。

打工度假回來後,我因為「人情」回到前公司繼續任職,不過做事風格就跟以往大不相同,也比較會向主管爭取權益跟福利,只不過在人情大於規章的職場風格工作還是覺得格格不入。

於是第二次跟老闆提離職就比較沒有以上這些「雜念」,也不太在乎能不能留條後路回原公司上班,不就是是離職啊!此處不留爺,必有留爺處,離職之後馬上把某些人的臉書、Line通訊錄全刪光,也斷了回去原公司的念頭。

離職,不要被黑暗牽引,別因為人情留下

離職前我就已經培養了文字接案的能力,後來因為旅行在網路闖出一點知名度,慢慢變成以文字跟演講為主要工作的自由工作者,也過了好幾年收入不穩定的時候,明白不管是自己當老闆還是受僱於人,都沒有一輩子安穩,心若不安穩,到哪裡工作都會鬱悶,就算去旅行,也像是漂泊不定的流浪。

你若問我,可以帥氣丟離職單在老闆桌上嗎?我會說離職不重要,能找到工作比較重要,薪水多寡不重要,能存到錢比較重要,單身不重要,自己過的自在比較重要。

就怕這生,努力工作,作嫁於人,作賤自己,一輩子都不安穩。

相關連結

【職場】親,不要衝動就離職,離職之前請記得三件分析
【職場】不放人離職的主管就像恐怖情人,請不要讓他繼續糾纏
【職場】離職去旅行只能爽一時,不能爽一輩子,人生就是因為有了缺口,才有尋找光的可能

// 關於雪兒

心懷自由的流浪者,相信孤單也是美好 Instagram : chertravel

2021作品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_ https://reurl.cc/4yEqzV

2022新書 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_ https://reurl.cc/b2oArl

You May Also Lik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