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肺炎疫情對談,香港、馬來西亞與德國的現狀是如何
香港,反送中運動後的疫情,觀光治安都不太好
香港的Y,我們認識在七年前,他是一個香港旅遊部落客,這幾年我去香港找過他,他也來台灣找過我,後來幾年,各自忙著旅行,也出了書,他很羨慕我離開工作後,變成了很自由的工作者,在香港,當一個旅行自由工作者很難,用文字養活自己更難,不過他還是很認真想去旅行。
前陣子他去了緬甸,但碰到了肺炎疫情嚴峻,好不容易回到香港後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他住在香港公屋,房子很小,我問他真的哪裡都不能去嗎?他說是,而且真的也沒辦法離開一步,關於這次疫情。
由於過去香港也有SARS的經驗,所以人民都有超高的警覺心,不過反送中後的香港,他給香港政府打了0分,給香港人民打了100分,他說香港都是靠自制的人民才能控制疫情。
也問了香港現在的狀況,從反送中開始,年輕人一個一個送進了監獄,就連疫情蔓延的現在仍然嚴峻,經濟變得不好,觀光也很差,他有點對未來感到不安跟惶恐,原本打算繼續旅行的他,可能也無法再短期內出國,或許就該找份工作,好好存錢。
沒想到最後阻止他繼續旅行的,不是沒錢,而是這次從中國武漢延伸到世界的肺炎疫情。
德國,歐洲的防疫模範生,面對未來仍深具信心
德國的W,我們認識數年,在歐洲念書,在世界壯遊,最後在歐洲開了一間旅行社,原本今年手上滿滿的出團工作,瞬間變成了零,現在窩居在柏林,哪裡都不能去。
我問他還好嗎?他說還過得去,歐盟已經覺醒,各國都在認真防疫,目前德國是歐盟中的模範生,主要是因為德國各州的公立衛生醫療系統仍然健全,以及德國人本身自制跟嚴謹,目前大家都很遵守規範,連奶奶的生日都禁止舉辦趴踢。
身在德國的他,並沒有感到特別恐懼,也相信德國政府以及醫療生技正努力,疫苗或許明年1月或是2月就可以研發出來,行有餘力,還可以收容西班牙跟義大利的患者,若狀況很好,或許4月底就離解封不遠矣。
跟W聊天很開心,言語中完全沒有悲觀的感覺,他甚至覺得搞不好8月我們就可以一起在歐洲旅行,當然這要在疫情穩定的狀況下才能成行,或許到了年底都恢復了正常。
我也衷心希望德國的醫療生技可以拯救全世界,畢竟沒有疫苗,可能去哪裡都有中標的風險。
沒想到工作沒了,錢沒了,還能如此豁達,但人都必須要活下去,與其悲傷哭一天,不如微笑撐一天,說說廢話,聊聊廢言,談談戀愛,好過擔心明天。
馬來西亞,政變後迎接宗教帶來的疫情災難,現在還要延長隔離
馬來西亞的J,不同時期紐西蘭打工度假的友情,原本壯志凌雲環遊世界,近幾年在家鄉開了青年旅館跟公司,想把家鄉的故事跟美麗推廣給世界背包客,沒想到碰到了疫情。
他說,馬來西亞經歷了莫名的總理政變,然後因為一場穆斯林萬人集會的宗教盛事蔓延了舉國上下的肺炎疫情,原本封國14天,後來又延長了,現在每個人都待在家,哪裡都不能去,旅館當然一個人都沒有。
我問,還好嗎?他說還可以,其實封了對她們也好,不封之前,害怕外國背包客帶病毒,怕會感染到員工,如果自己感染了,又會感染到家人,此時做生意,就怕賺了錢,賠了生命,兩難之下很難決定,政府一說封城後,反而就沒什麼問題。
馬來西亞政府也給許多受到影響的員工發了錢,大約600馬幣,每天有免費的1G網路,有些住在外面的人可能都不夠,不過從社群上也發現大家最夯的是煮菜,原來疫情之下,人人都可以是食神,也是廚神。
疫情之下,他還是在想能做什麼,或許來開直播,或許能串連一些平台,或許能做些廣告,沒想到比之前還忙碌,對他來說,與其等待疫情過去,不如就把握現在,能做什麼,都好過沒做什麼。
疫情之下,不變的是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上
才發現,疫情之下的我們,都被改變了生活,工作以及既定的未來,不過不能改變的,是態度,是想法,是善良。現在,每天,找一個人聊天計畫仍然存在,讓你在無止境循環的新聞中,也可以聽見另類的聲音。
// 關於雪兒
心懷自由的流浪者,相信孤單也是美好 Instagram : chertravel
2021作品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_ https://reurl.cc/4yEqzV
2022作品 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_ https://reurl.cc/b2oArl
2023新書 每一次出發都有意義 _ https://reurl.cc/p61Emx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