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你是要救活一個人還是救活全部的人?台灣絕非是鬼島

by - 2月 17, 2020



多年前從國外打工度假回來,我就是那個口口聲聲罵著台灣是鬼島的年輕人,那時覺得繼續在這塊土地生活下去無望,不管是薪資還是工作內容就像是溫水煮蛙,許多人告訴你不如去中國發展,許多人告訴你現在只有西進才有前途,沒有好學歷、好經歷的人,似乎看不見希望,很想繼續當背包客繼續浪跡天涯,至少活著不會像框架中綁手綁腳。

多年後我卻覺得留在台灣很幸福,想想真的是一個很可笑的反差,薪資也沒有變得跟外國一樣多,福利也沒有多大的保障,其實住家街道也沒什麼變,甚至只剩下一堆檳榔攤跟夾娃娃店與彩卷行,對於未來仍然充滿許多憤怒跟不安,只是如今的我不會再把這塊土地稱之為鬼島,因為我知道,有一群人,一大群人都在這裡努力著,努力著把這塊土地的養分還給需要他的人民。

第一次參與學運的我,內心充滿了震撼與不捨

內心轉折最大的分界線就是太陽花學運,那是我第一次站在街頭跟一堆人走在一起,一個人就這樣自主性的搭了巴士往人群裡走,看著路上的每一個人,做了標語,貼上標誌,就為了爭取退回服貿這個影響性巨大的政策。

30多歲的我,看著20歲出頭的他們在街頭上奮力抗爭,畢業那一年,走過了2003年SARS的低潮,也經歷了金融風暴,我每天緊盯著電視看著局勢,祈禱學生不要被定罪,最後學生無罪釋放,服貿在人民的壓力下被拒絕通過,我的內心充滿了感動,我知道,這塊土地已經在改變,年輕人站出來勇敢的表達他們的不滿,人民可以決定未來的方向,這才不是民粹。

過去經歷陳水扁跟馬英九兩黨治理的時代,我從來不關心政治議題,認為政治掛鉤金錢,小老百姓的聲音怎麼能撼動一個國家機器呢?不過隨著更多的年輕人、知名KOL、Youtuber 宣傳,我也會看著博恩夜夜秀、眼球中央電視台,政治不再是一個很嚴肅又讓人感到疲憊爭執的話題,它是生活的,也是嚴肅的,也可以是輕鬆的,只可惜曾經我喜歡的藝人們都沒有聲音。

新冠病毒疫情,燒出認同感,以及危機感

歷經2020年總統大選後,中國武漢發生肺炎事件讓WHO認列台灣為疫區,甚至不讓台灣與會了解疫情,把許多人的憤怒從內心燒出,這才是真正政治凌駕公共衛生安全,在對應17年前SARS,有歷經的人都應該知道那是個慘痛的回憶,百業蕭條,沒有聚餐,沒有畢業典禮,沒有工作,打開電視就是撕裂彼此的言論,人民除了罵政府,政府除了封院跟做一堆彌補政策外,那個才是真正的絕望。

這次,政府與民間一開始就選擇積極圍堵疫情,你看周遭的國家還在觀望時,台灣就已經做了一連串的入境管制措施,當台灣被WHO打壓時,政府跟民間就拼命地去讓全世界知道台灣不是疫區,每個人都可以看見台灣的透明跟團結,儘管政論節目還是言之鑿鑿,傳言滿天飛,至少絕大數人沒有想要扯防疫後腿。

公布事實才能真正防疫,我們需要透明的公共政策

這次武漢發生的新冠病毒疫情會如此嚴重擴散,主要就是官僚制度跟隱匿疫情兩者交叉影響,如果當初第一時間就能控制,就不會變得如此棘手與複雜,當然相信沒有一個防疫政策出來就是好的,但透明才經得起檢視。

許多人會問防疫政策跟情理關係之間到底誰比較重要?公共衛生環境跟人權哪個重要?試問如果你今天是防疫最高指揮者,你是要救活一個人還是救活全部的人,這一點真的很像演電影,如果是你,你會選哪一個?

沒有人願意被犧牲,卻也不能犧牲所有人,這不是英雄電影,但卻活的很電影。

// 關於雪兒

心懷自由的流浪者,相信孤單也是美好 Instagram : chertravel

2021作品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_ https://reurl.cc/4yEqzV

2022作品 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_ https://reurl.cc/b2oArl

2023新書 每一次出發都有意義 _ https://reurl.cc/p61Emx

You May Also Lik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