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能跟不同立場一起生活,這才是日常

by - 1月 14, 2020


終於,結束了2020的總統大選,期間的大半年,打開臉書,廣播,電視,各樣的媒體充斥灑狗血、荒唐、誇張的內容,讓人不經面對未來憂心忡忡。每個人都害怕如果不喜歡的政權當選了,該怎麼辦?移民嗎?還是要逃去哪裡?熱衷政治的人都視這次選戰為背水一戰。

曾經我是政治冷感的年輕一代

2000年總統大選的我是首投族,參加過大型選舉造勢演唱會,差點也被抓去跑政治路跑,那天也投下了自己神聖的一票,曾經以為自己的一票能改變些什麼,事實上接下來的十幾年,我對政治失望透頂。

政治冷感,是我們這個世代的通病,尤其經歷十六年被「騙」的政治時代,那時候的最高領導人一個姓馬,一個叫扁,合起來就叫「騙」,同時也經歷了SARS、經濟不景氣,薪資不漲反跌,與公司共體時艱的困難時代,大家都在罵政府爛,政策只剩下買票,選舉期間上一代都認為「你們年輕人不懂。」政治立場不同撕裂許多家庭跟朋友。

我也很想說,這一代的我們都快40歲,到底是什麼不懂,是不懂國共戰爭?還是不懂日治時代?是不懂台灣錢淹腳目?還是不懂政治?我們要改革!不想看到這塊土地變成另外一個國家的附屬,更不想看到台灣變成下一個香港。

旅行多年的我,真心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比台灣還要適合我居住,洗鍊青春的不安後,我已經接受台灣的食物跟人民是第一名的選擇。

曾經我很痛恨選舉,認為選誰都很廢

台灣的選舉文化從過去演變至今,也開始有了小小的變化,以前選舉期間整天喇叭、造勢晚會發饅頭與放鞭炮掃街文化,走過路過就剩下一堆廢紙跟垃圾,撿起宣傳單,心想真的不管選誰到都絲毫跟我沒有關係,反正政見都是虛假,圍標綁標炒地皮才是事實。

可是這幾年發現,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忽視,才可以讓不正常延續,如果你討厭這樣的民主,你就必須用選票告訴不正確的人,我有權利下架你。

2020的選舉,很明顯文宣廣告紙變少了,至少不會每個路燈下面都是標語,也不會整天都是十幾組宣傳車到處擾民,我告訴自己,比過去好一點,就是成長,你的選票可以決定「下一次」會變更好,或者「沒有下一次」。

只是網路抹黑變得非常嚴重,似乎從實體戰爭延深到網路,選舉前的心情讓人特別坎坷不安。

用投票改革,說出自己的政治立場是一場無聲的宣言

不同於之前,這一年的選舉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年輕人投入選戰,甚至是我喜歡的作家、網紅也熱衷政治,呼籲年輕人要出來投票,告訴你「藍綠沒有一樣爛,最爛的是你把自己的權利交給別人做決定。」

你可以政治冷感,但就不要抱怨不喜歡的政權選上,每個人都可以站出來投票,為自己未來選擇,我們活在可以包容彼此立場的國度。畢竟,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投票選出自己想要的政府,更可怕他們連逃出自己的國家都有難度。

不要害怕說出立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政治取向

投票前的兩日,情緒特別的焦躁,不敢開電視,不想滑臉書,不想看任何報導,不想在把焦慮的情緒變得更加複雜,選舉讓整個世界都接近瘋狂,經歷大半年的感官轟炸,彷彿選錯了某一個人,你之後的幾年就會變得痛苦難堪。

於是,關掉手機,關掉電視,走到住家對面7-11買杯咖啡,等等追個韓劇舒緩身心,櫃台的阿姨問「你明天投給誰。」我比了手勢,嘴角微笑了一下。她突然眉頭一皺,在我面前比了另外一個手勢,我說「啊!」她點點頭「啊!」原來生活我們是團購同溫層,政治是另外一層。

或許已經是最後一晚,我拿完咖啡轉身就走,她也笑笑的送我離去,沒有最好的政治,至少能有互相理解的彼此,上週坐計程車聽到司機說這些年經濟真的不好,也明白底層的人想要多賺一點錢的心聲,還有人活在不想失去民主的恐懼,不過,選票只有一張,能選給就是自己覺得合適的。

若不喜歡當選,不會移民,也是不會自殺

從2000年至今,經歷六屆的總統大選,心中也明白,若自己支持的對象沒選上會有點崩潰,難以接受,但還是要學著接受,不會說出要自殺或是移民的的蠢話,畢竟我哪來的錢移民。

投票日當晚,我跟家人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一票一票開,情緒從緊張興奮到坦然,卻也想要擁抱跟我政治立場不同的人,例如,對面的7-11阿姨。

選舉只是一時,生活還是要繼續,能跟不同立場一起生活,這才是日常,經歷大半年的吵鬧,終於塵埃落定,如果你真的難受,那就去旅行吧!畢竟我們都無法活在過去,投票前的那一刻,現在,繼續跟不同立場的人生活,或許政治不同邊,旅行卻是同一邊。

// 關於雪兒

心懷自由的流浪者,相信孤單也是美好 Instagram : chertravel

2021作品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_ https://reurl.cc/4yEqzV

2022新書 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_ https://reurl.cc/b2oArl

You May Also Lik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