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拔掉職場的抬頭,你還能做什麼?你會怎麼介紹自己?
31歲跟公司留職停薪1年4個月,跑去紐西蘭跟澳洲打工度假,我想給自己一場中年前的Gap Year,進入家庭之前我想為自己瘋狂,結束旅程,回到職場,彷彿脫胎換骨,卻深陷旅途回憶中,34歲那年,同事自殺,我從職場輪迴中清醒,有些事情不去做,你永遠都不會去做,辭了工作成為無業遊民,然後就瘋狂地去旅行,年復一年,竟然還餓不死自己。
這幾年講座,都有人嚮往像我這樣的生活,不用關在公司的辦公室辦公桌上,做著日復一日無聊的文件報告。
每個人,不想做一輩子的同樣無聊的工作
講座結束後,P君說「其實,我也不想要做一輩子的工程師。」只是家人希望她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工作夢想中,她開始掙扎,事實上,她也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很肯定,只是不想一輩子就這樣活。我告訴她,離職旅行不是我的夢想,當年打工度假回到職場,我也很肯定「這工作」不想做一輩子,雖然我已經很熟練地帶上面具,遊走在客戶、老闆跟工程師之間,下了班卻很厭倦寫著千篇一律的報告,看著業績持續跌落,工程師A說他想離職去開早餐店,同事B說想回家種田,每個人都說了很多年,每個人都不喜歡眼前的工作,卻也做了數十年這麼久,最大的問題是,離開眼前這份工作,我們根本也不知道做什麼。
花了數年的時間培養了專長,結果離開這個領域,就宛若廢物般,真的很沒有自信在其他領域可以活得很好。
思考拔掉職場的抬頭,你還能做什麼
旅途歸來的我,開始思考「資訊業」以外的我能做什麼,拿掉名片上「專案經理」的頭銜,我還能去其他產業應徵什麼職位,才發現我什麼都做不了,連去咖啡廳打工都很有難度,於是下班後,我開始去認識書店、咖啡店老闆,去了解有興趣生態行業的點滴,重拾畫筆,寫作,各種興趣,繼續旅行,出國,尋找方向,下班後的我,比上班時候的我還要充實。34歲離職後的我,嘗試寫作、畫圖、網拍、演講、製作明信片等等,很幸運的,機會總是在不經意時找上我,有出版社找我出書,有公司找我去演講,有人想聽我分享旅行,不過我必須要說,把興趣變成工作,是經歷很多失敗嘗試,而且不見得會成功。
從零開始,你也會有逃跑的念頭
寫作到第二年,發現自己也遇到了瓶頸,對於旅行寫作已經沒有像當初充滿熱情,演講的第三年,我也遇到了低潮,我並沒有這麼喜歡在陌生的人面前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經營粉絲頁的四年,有好幾次關粉絲頁的衝動,低迷的按讚率,還有一堆讓人煩不勝煩的騷擾粉絲,誇張到半夜還要私訊給我,把我當作汪洋中的浮木。更糟糕的是,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旅行下去,旅行不再像過去般義無反顧,一個人想要走遍世界的憧憬與衝動,陷入了低潮,卻沒有人可以來幫你。
我開始思考,這條路是已經到了盡頭了嗎?後來才發現,迷惘是不分年齡跟時間,有些問題你必須自己去釐清。
去做你認同的快樂,不要急著否定別人的快樂
最後告訴P君,不用那麼快就下定決心,你還年輕,沈澱後去選擇,不是很好嗎?夢想這種事情其實不用這麼快到達,明白自己走在這條路上就好,旅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孤獨感,那是在旅途中磨練出來的滄桑,不是那麼想迎合別人的想法,甚至會對一些事道的看法感到無奈跟嗤之以鼻,卻也不想做辯奪。轉身的路就在前方,何需為了旁邊擋在路旁在吠的犬隻煩心,走得越遠看得越多,也不在意那些雜亂的聲音,夢想也不需要急於一時,但往著那個方向就好。
人生不需要馬上就有答案,慢慢來,踏實下來,最終,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
相關連結
【職場】 30多歲,是轉換工作跑道最好的年紀【職場】你不在現實,現實就不會困住你,你不在框架,框架就不能綁住你,明白你的現實,才能實踐你的夢想
【職場】三十五歲要把自己化整為零實在有些難度,但不去做不知道可不可以
// 關於雪兒
心懷自由的流浪者,相信孤單也是美好 Instagram : chertravel
2021作品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_ https://reurl.cc/4yEqzV
2022新書 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_ https://reurl.cc/b2oArl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