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信仰

by - 9月 20, 2017



為什麼要感嘆SEAFOOD,讚嘆SEAFOOD,其實都來自人們心靈的空虛,尤其是亂世,充滿不確定的浮華年代,吃飽喝足外,內心總覺得哪裡缺少了些什麼?半夜會孤寂感覺冷。

越是混亂的年代,人心總是充滿惶恐,人人都需要浮木,或許SEAFOOD就是許多人心靈的寄託。

說真的我並非討厭SEAFOOD,旅途的過程中常常感嘆各國的SEAFOOD文化強大,若說一趟旅途最不能錯過的景點,佔最大比例的古蹟還有宗教文化巡禮,宗教往往是地區文化裡的精髓,成就了這個地方的特色。

所以你後來會發現去一個地方根本就是不停地逛寺廟,去東南亞就是佛寺,去印度就是印度廟,去歐洲就是教堂,去伊朗就是清真寺,去台灣就是媽祖廟.....

大部分的廟宇都歡迎參觀,但不會去清真寺就變成穆斯林,
去藏佛院就變成密宗,去佛塔就變成佛教徒,去教堂就變成基督徒,
但透過宗教去解開這個國家的前世今生,到是一個棒的旅遊切入角度。

所以我用心去了解印度教的種性文化,藏佛的生死輪迴,
穆斯林的世界等等,往往當我用心閱讀,才發現即使每個朝代變化不休,
不同的宗教在不同國度之間都佔有非常大的文化歷史背景。

許多朝代滅了,宗教仍保留,後來衍發了戰爭,
以及不同文化的產生,只是許多時空背景隔閡下,各個宗教也旁支了許多教派。

原來宗教的本意是好,往往因為人口訴的傳達變質了原意,
透過不同的傳教人也演變成不同的解釋,於是穆斯林出現了激進分子伊斯蘭國,
佛教也有如來宗,當然早些年還有宋七力,神話故事這麼多,竟然出現在21世紀,

你問我信不信,基本上我信神也信鬼,更相信有因果,
也相信做壞事會下地獄,做好事會上天堂,不是不報,
只是時候未到,但你要我去信SEAFOOD,我覺得是個人選擇。

人家就是心靈空虛,沒有SEAFOOD,可能她就憂鬱鬼附身,
有了SEAFOOD,她的人生就出現光明。

就像當初我感覺靈魂從生活中漸漸消失,沒有一趟出走,
可能到現在還是行屍走肉,有了這趟旅行,才發現人生原來有更多種可能。

後來也愛上了旅行,
卻無法辦法傳教方法告訴你旅行就能解決你所有問題。

是的,旅行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頂多只能改變心境。
所謂的迷惘人人都會有,我們需要的不是解決迷惘,
而是如何正確面對迷惘,縮短迷惘時間。」


相信信仰原來是好,
能在人陷入情緒黑洞時能找到支撐的力量,
也相信每個信仰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不然不會有這麼多信眾支持,
但「盲目」的信仰或許才是不好的,
盲目只會讓你看不見事情的全貌,
只以為用勞斯萊斯換取SEAFOOD的開心就能成佛。

真的要成佛,
有機會去印度、尼泊爾的佛教四大勝地走走,
看一下佛祖的誕生地,走一下佛祖悟道跟講道的所在,
相信佛祖不會要你感嘆佛祖,感恩佛祖,
而是相信自己,慈悲為懷。



// 關於雪兒

心懷自由的流浪者,相信孤單也是美好 Instagram : chertravel

2021作品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_ https://reurl.cc/4yEqzV

2022作品 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_ https://reurl.cc/b2oArl

2023新書 每一次出發都有意義 _ https://reurl.cc/p61Emx

You May Also Like

0 comments

即時留言可以至FB粉絲頁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