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養活自己,比追逐夢想來的重要,善用時間,才不會被他人眼光吞噬
網友問「雪兒,你覺得在30歲後以旅行爲生活前,最少要有的準備是?除了放下工作家人,在經濟現實面上要做的準備是?你帶給很多人勇氣,但很多人擔心憂心的還是沒有了收入的生活和未來歸來後的現實面。」
我說「沒有什麼準備,因為所有恐懼跟不安就這樣一件又一件來了。」
坦然面對自己,是30歲之後給自己的第一堂課
有些人是目標型的努力奮鬥者,但我不是,有些人是天生幸運的人生勝利組,但我不是,在30歲前被愛情遺棄,被現實逼迫,被自己框住,我坦然面對自己的不安,想找一個方式逃離,所以轉身遠行。以前總覺得要準備錢、找到旅伴、做足功課才能遠行,現在一個背包、護照、信用卡,就可以了。這一段路我大概走了五年才能這麼坦然,問我現在害不害怕?恩!其實每次去從未到達的國家還是充滿的恐懼,不過恐懼的另外一面是興奮,是驚喜,所以也很期待看見旅途中不同的自己。
不過談回現實面,我並非毫無準備,只是懂得取捨,嫁妝跟蜜月的存款,就是30歲那一年的旅費,我告訴自己「既然嫁不出去,就走出去,最好錢花光光也沒關係!」這種豪氣干雲的宣言大概是因為覺得現實活不下去,不如遠行花光算了。
坦然面對缺點,是32歲歸來後給自己的第二堂課
打工度假一年的旅行,知道原來花費最多的就是奢侈的購買跟享受多餘的小確幸,也練就了一身睡地板、搭便車、搭帳篷跟做長途汽車的旅行方式,原來旅行不見得要花上一個月的薪水,也可能是一週的薪水,就回到我原本說「取跟捨」而已。歸來後我回到資訊行業做回專案管理,十年的職場經驗卻抵不過一年遠行的誘惑,只要有假期我就會往外跑,每個人都以為我年薪百萬,殊不知我只是會省。
考量麵包跟夢想,是35歲成長給自己的第三堂課
選擇當個全職旅人,絕對是意外,30歲的關卡是來自身邊的壓力,35歲的關卡是來自身邊人的自殺,讓我可以義無反顧去勇敢嘗試不一樣的生活,你可以想像 去創業、去結婚生子、去念書,後來想想都是同一種,只是每個人的勇氣都不一樣。創業,你要負擔一家店,負責員工的生計還有股東們的想法。 結婚生子,你要負擔另外一個人,兩個家庭,甚至還是子女。 念書,你要負擔大筆學費,考試,證照各式各樣。 轉行,你要適應新的公司,新的人事制度,新的環境。
我也只是選擇一個比較浪漫的選項,旅人。同要負擔自己的旅費,自己的保險,自己的一切。
把夢想做到極致,夢想可以換成麵包,莫忘初衷是現在的最後一堂課
有人問「那你的收入是?廣告,書本銷售?」我點點頭,卻也搖搖頭,離職之前已經算是小有名氣的部落客,也出過書,但是出書的版稅難以撐起固定工作的年收入,畢竟之前也是做管理職的工作,我的存款足夠支撐這樣的想法三到五年,就算沒有收入,也可以做下去,這就像是創業預備金,你準備的多寡,就等於這家公司可以燒多久。
不過我不會鼓勵別人來做這個工作,因為每個人的人生目標都不一樣,或許在別人的眼中我過得是很爽的人生,但我也有必須完成的理想,希望在這五年的時間可以慢慢走遍五大洲,然後出一本書,或著回來開一間店。
養活自己,比追逐夢想來的重要,善用時間,才不會被他人眼光吞噬
這些年旅途,從來不覺得這樣的選擇是浪費時間,因為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或許我現在走的旅途,在許多人的眼中是沒有意義而且對未來沒有保障,但說真的這個世界又有什麼事情是有保障。人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要的是什麼。
人最可惜的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卻沒有勇氣走向它。
不能肯定的告訴你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什麼樣的旅行才是最棒的,都是要你走過體會過才能明白的,而且也只有你自己能明白。你說「喜歡工作的忙錄,也喜歡旅人的自在,取中間吧!不喜歡短天數的旅行,但現實中的工作,只要是工作就是排假,長天數的旅行是不太可行的職業旅人,可能不太適合我!沒有忙碌的生活太久,會沒安全感。」
體驗人生迷惘,是一輩子的功課,改變選擇夢想才能成真
想跟很多人說,不要害怕迷網,因為迷網,所以才會想要改變,因為改變,才能繼續往前,旅行也只是我其中一個身分,人生最好的時光,是自己選的時光。// 關於雪兒
心懷自由的流浪者,相信孤單也是美好 Instagram : chertravel
2021作品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_ https://reurl.cc/4yEqzV
2022作品 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_ https://reurl.cc/b2oArl
2023新書 每一次出發都有意義 _ https://reurl.cc/p61Emx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