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學會為自己負責,不要拿別人的未來當藉口,因為人生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
放下旅途,回到原本的世界,原來是這麼格格不入
上班的第一個禮拜後,我站在鏡子前,突然感覺好不習慣,眼前的這個人,陌生到連自己都不太清楚我到底是誰?面對過往熟練的工作內容感到質疑,面對父母對你歸來的期望感到疑惑,面對朋友冷淡的問候感到無助。每個人看你的眼神都像是想問「你到底怎麼了?」我也很想問「這個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覺得好像回到一個不屬於我的世界,好幾次想拿著背包就往外衝,回到過去那個骯髒卻知足常樂的流浪漢,但我知道這次不可以。
如果第一次的離開是因為厭倦了生活,那麼第二次的離開必須要有更正當的理由,我是這樣逼迫自己留下來,把靈魂塞進那個不屬於自己的軀殼中,慢慢清償著那些未完的責任,以及別人對我的期待。
框架外的世界充滿冒險跟自由,框架內只剩下現實跟生存
打工度假的那一年,彷彿深嚐自由海風的味道,真實的飛翔在各地陌生的角落,靈魂早已經散落在未知的世界,我沒有辦法甘願的困住自己在原來的舒適圈裡,好厭倦身上的華麗衣服還有腳底下的高跟鞋。最後我跟現實的妥協,就是趁著放假四處旅行,下班時利用文字寫下對旅後不甘願的聲音,周末後就騎著機車或是坐著火車去附近獨自旅行,陪著另外一個孤單的靈魂去吸收自由的空氣。
兩年間我不停的在夾縫中找喘息的空間,滿足那個寂寞又空虛的流浪靈魂,也維持自己在這個世界原本的責任,一半是旅人,一半是工人,也在想如何把找回在旅途中的自信與快樂,所以《我的夢想,35歲前退休》,這個概念就慢慢在腦海中成型。
34歲,我從10年的資訊業退休,擁抱不確定
回來這三年,我想要的更多,不單單旅行就好這樣的夢,當你想要的越來越多,也代表你可能要放棄某些曾經讓你執著的責任,直到。身邊最好的朋友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我才驚覺生命不應該浪費在別人賦予的責任,如果當我們一直都為著別人而活著,那麼生命有著不可承受之重,當哪天自己不願意為別人而活時,那生存的價值不就等於了零。是誠實問自己,沒有那份穩定薪水,你還可以做夢嗎?我認真翻開了存摺簿,數剩下來的錢還有多少,發現雖然不多,但也足夠我窮遊世界一趟,但如果不去旅行,應該也可以簡單生活個一兩年。
當初想要三十歲離職去旅行的原因,其實是希望在人生能有個中場休息,讓被生活折磨到支離破碎的靈魂能重新燃起熱情,但如果生命真的只剩下了兩年,我應該會毫不猶豫就把工作辭了,然後在把剩下的錢全部花光,當然這只是假設。
我相信有夢想的人,不會把生命看的這麼輕
我相信會追夢的人,寧可死在路上也不願意中途放棄。所以接下來的日子,我努力的咀嚼過往旅程帶給自己的改變及感動,每天都花1~2個小時寫關於旅行生活的文章,也不停的出發去蒐集更多旅行故事,終於慢慢拼湊出了對未來的想像。我告訴自己如果這時候不去做,你永遠都不會去做。於是,我找到再次離開的正當理由,就是重新愛上那個旅途的自己。人有很多責任,但都必須學會為自己負責,不要拿別人的未來當藉口,因為人生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
// 關於雪兒
心懷自由的流浪者,相信孤單也是美好 Instagram : chertravel
2021作品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_ https://reurl.cc/4yEqzV
2022作品 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_ https://reurl.cc/b2oArl
2023新書 每一次出發都有意義 _ https://reurl.cc/p61Emx
0 comments